查看原文
其他

新书:熊亚平主编《走向建设:社会思潮、生活改造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》

作者:熊亚平 主编

定价:¥98

出版社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

出版时间:2021年6月

丛书: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丛书

ISBN:978-7-5201-7954-6

本书简介

本书共收入十位作者的十六篇关于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的论文。其中既有相对宏观的探讨,更有具体的个案研究;既有关于孙中山、米迪刚、卢作孚等20世纪前期乡村建设代表性人物的思想的深入剖析,又有关于邹平、青岛、定县、北碚等地区乡村建设实践的深入考察。尽管其研究视角和主要内容各有不同,但均聚焦于“近代中国乡村建设研究”这一主题,不仅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,而且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。


主编简介


熊亚平,1976年生,陕西省丹凤县人。2001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,获历史学学士学位。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,获历史学博士学位。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。现为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,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华北区域史。已在《近代史研究》、《中国经济史研究》、《史学月刊》等国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。 著有 《铁路与华北乡村社会变迁1880—1937》等。

目录

建设告竣时革命成功日——论孙中山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其时代特征 

王先明


孙中山的“革命破立观”刍议——从革命到建设的思想演进 

董丛林


“以农立国”思想的历史性转折——吕瑞庭与米迪刚“立国”论比较研究 

熊亚平


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历史定位——从乡村建设最早提出者问题谈起 

熊亚平


陈独秀乡村改造与建设思想探论 

杨东


国前期的农民生活改造思潮(1917—1937) 

魏本权


国家、社团与个人视野下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嬗变——以平教会为中心的考察

谢健


多维张力下的融合与碰撞:从新都实验解读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

谢健


资源、路径与成效:华北乡村建设的定县、邹平、青岛模式比较 

柳敏


民国建设团体与中国建设之路的探索 

杜慧


洛克菲勒基金会与“中国项目”(1935—1944) 

徐勇


抗战胜利后的农建探索——以中国建设协会为中心的考察 

杜慧


近代乡村建设运动中的民众动员——以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例 

任金帅


乡村治理的困境与探索——以民国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为中心 

王先明 王雪


地方利益博弈与国民政府的基层治理困境——战时三峡实验区改县事件研究 

谢健


国家政策与社团实践:平教会华西实验区农地减租问题考察 

谢健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